「曾經,我認為生命的長度是以心臟的跳動的始末來計算,但當我接觸自由潛水後,體悟到生命是由無數個倆口氣間的距離堆疊而成。爾後,我不再在意生命的長度,但我希望每口氣間的距離能讓生命更有意義。」
      
      四年前的夜晚,在「人之島」蘭嶼上,十二月呼嘯的東北風讓整座島都很冷清,    但鐵皮屋內卻有兩個二十出頭的好哥們在談論著未來、夢想 ,那時當下我感覺整個屋內都是暖的、充滿著能量。 石:「Jay 等我畢業,我們一起去考自由潛水教練,然後我們找個海邊一起創業如何?」「一言為定!」我二話不說。是相約、是承諾?當時我並不知道,這就像是兩個高中生相約下課打球般自然,而 Free Corner 的種子也就從這時種下了。隔天,在蘭嶼機場我倆相擁告別,但我沒想過這卻是永別,石就在那天下午長眠在蘭嶼的湛藍下,但石那炙熱的眼神、堅定的口吻,如今依舊印在我腦海中,並提醒著我,在時間的洪流下、你有個單純卻堅強的理由不斷地往前。

      三年前,出社會後 Jay 離開了舒適圈、朋友圈、家人,包包一背,帶著一隻狗就從至北雨都到國境之南,其實當下的決定非常單純,就是往有藍色的海走就對了。直到現在我還是常常問自己「我這樣做真的是對的嗎?」「如果再一次我還會做這決定嗎?」至今,我還是沒有答案,天秤的另一端真的太沈重了,但我試著朝對的方向前進,不回頭的、也不敢回頭。我在這兒當過浮潛教練、做過民宿管家,但過程我試著讓自己都沈浸在海底,包含晚上,是,夜晚自由潛水是我最愛的方式,而這又是另一段故事了。對於來自他鄉的工作者,我遇過各種困境,包含了因為浪況糟糕,我堅持不要客人下水(危險、品質差)給老闆一句話「你包包收收,給我滾回去」,也曾經因為帶著小狗住月租套房,因為狗兒怕熱我會開電扇給他吹,但民宿老闆無法苟同人不在還用電?當我說我願意自行負擔電費時,他則一句話「你很有錢嗎?要錢我有的是錢,我就是不能接受,不然你們就給我滾出去」 ( 那些時間我一度認為我是一顆球 ) 也曾經因為海況不好,幾個月下來收入只有兩、三萬,不止這些,很多很多的挫折與困難不斷的發生,但我從來沒想過回家,而是試著找到方法,並解決它。過程中只要有任何情緒當我從海洋回到路上後,一切歸零,我永遠記得「我是為了什麼待在這而的」而這段時間我也培養出了完成教練考核的能力,是時候了,去接軌當時的「一言為定」。

      而當 Free Corner 初期其實也沒有任何的關注與學生,可能跟 Jay 有個堅持有關係,我不希望我最熱愛的運動還有海洋被染著商業氣息,而是應該讓大家了解到自由潛水的魅力到底為何,還有海洋之所以迷人的地方,當然,這讓人吃足苦頭,但我還是走著自己認為是對的路,就是繼續往海裡走然後帶上更多的感受與畫面跟大家分享,還有一路相伴的另一半與志同道合的戰友讓我們一直在軌道上。隨著時間,我們似乎完成了些什麼,如今,在這兒有很忙碌的生活,也是一個很棒的舞台,讓台灣的海洋與自由潛水有機會被看見。如果要細說過程裡的故事,篇幅大十倍也不夠,但我希望能藉由 Jay 這些過程讓大家知的「追夢」的路上你並不孤獨,但你得逝去很多、還有承受很多,我母親常常跟我說「兒子,你知道你走在一條最孤獨的道路上嗎?」是,海溫永遠低於體溫,我是如何用滿滿的熱情與體溫去面對冰冷的海水,並在兩口氣之間決定生與死之別的運動下堅持著的呢?對我而言,是那些充滿能量的感情,因為家人的諒解與包容,所以你可以勇敢地放手一博,因為另一半的支持與陪伴,所以你從不孤單,因為你熱愛大海,所以你從不會迷失方向,因為你永遠記得,曾經有位哥們,我們說好一起當一位自由潛水教練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古雲傑 Jay Ku